找到相关内容112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论佛典汉译的译场组织

    文字的译主用外文读出,再口译为汉语。由一充当笔受的弟子一一记录下来,然后再校订。如果译主为不甚通汉语的胡僧的话,那就得增加梵文的笔受即书字和度语的职位。“度语”一职设立甚早,《高僧传》卷译“支谶传”...五十校记经》。当时佛教传入中国不久,佛经的翻译也只限于来华胡僧能够背诵的及随身携带的经卷。带来什么就翻译什么,所谓“所持来,遇而便出”,中国佛教学者并没有选择的余地。并且翻译也都是小规模的,少数几个人...

    雨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10954922.html
  • 二十一世纪佛教教育的展望

    的佛学课程包括面两个方,一是教理,二是历史。教理方面所选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印度翻译过来的论,或古代中国祖师的著作。无论文体或是语言结构,现代人读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,很多法师都把精力花费在消文释义...

    向学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0055120.html
  • 有关大乘佛经和大乘思想的出现

    的七宝来比喻修行的境界,方便宏法。于是阿含经典及本生、譬喻中原有轮王、天王、七宝的传说,大量地被引述、增补、扩充,乃至创作出更玄妙的境界来,终致文胜于质,的法义隐微消失,却产生了新的教义思想,例如...,大乘经典不但快速地融摄西方的文化思想广泛地传诵出来,更因王室奖励而积极提倡‘写功德’。大乘经典中常见赞叹‘书写读诵’的功德,正是反应了那个时代的情形。这在书写文字、材料欠缺的古代或内陆是无法提倡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0755778.html
  • 密宗义理

    组织是根据《金刚顶》所图绘的,该有十八会,十万颂,但汉译历来没有译全;因此九会曼荼罗不是据的十八会来的,而是初会里有四大品:《金刚界品》;《降三世品》、《遍调伏品》、《一切义成就品》,《金刚...根桑、班禅、阿旺堪布:东本格西等上师先后至汉地传法,终致蔚成风尚,汉僧亦纷纷或东渡扶桑,(早期)或西行入藏(后期),学成回来大弘密法。此洗礼,密法渐普及于民间,也洗刷了藏密在元朝由于什么“演谍儿法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45962229.html
  • 东山法门与南北禅宗

    而入一行三昧之法,即是亦渐亦顿、能普摄三根的方便法门。其“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”所示入一行三昧的具体法则,较所说更见直截详明:  气并除三毒心、攀援心、觉观心念佛,心心相续,忽然澄寂,更无所缘念。“...。道信、弘忍承三租之传,仍主要以“楞伽”印心。“楞伽师资记”记道信自谓其法“要依楞伽‘诸佛心第一。’”弘忍大第子之一玄迹自称蒙弘忍示以“楞伽”义云:“此唯心证了知,非文疏能解。”这当是针对善、丰、...

    陈重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5664260.html
  • 佛学与中国文学

    五百七十字的韵经,于是这部变文便超出几倍。可惜我们今日无法见其全本,然就其零卷看起来,它在变文中,确实是一部伟大的著作。现在试举文殊问疾中的一段作例,变文究竟是一种什么文学:经云:“佛告文殊师利,...韵文、哲学思想、音乐、美术等都有很大的影响。汉朝末年佛教甚为流行,晋朝时法显大师新疆到印度,这就是僧伽留学生的代表,后来法显大师如何回来的传说不  一,有说他是坐船被迫而飘流到山东,亦有说飘到中南美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24464656.html
  • 贤空法师闭关七天后访谈

    每天都要学习,达到能读论的水平,这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去修学,届时他就不会觉得经论的教材不好了。   贤空法师、界诠法师、学诚法师   记者:听说你对四念处、止观(静坐)和《瑜伽师地论》很有研究,...之前必须要严持戒律,修止要学习方法,修观要学习经教;懒散的人是不愿意修止观的,持戒觉得很辛苦,静坐怕腿痛腰痛,学习教头痛,是不能修止观的。   茗山长老、贤空法师   《瑜伽师地论》也是玄奘法师翻译...

    贤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284273612.html
  • 不退转的唯一方法:多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名号

    生之善根高广博大。如是如来具足不可思议功德。   以上所叙仅是归纳诸经大概,如欲详细了知,请翻查。   又《华严经》云:“嗟,佛子!何人见闻忆念如来无上正等觉,皆生巨大善根功德,此种功德...佛法最殊胜的至高无上的境界。   ——索达吉堪布 (摘自《解义慧剑释第十课》)  【《释尊广传白莲花论:一 功德品》摘录】   据《大悲妙法白莲》记载:观想佛陀后再供养一朵花;观想佛陀后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讲

    |烦恼|退转|不退转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8/14310089202.html
  • 赍归《泥洹》“佛性”始弘

    宝云、智严等,他们尊重印度取回的,所以对“阐提”问题不改变原意——法显受《泥洹经》的巴连弗邑,有太多的历史记忆,释迦在世时提婆达多所作所为成为后来人想象“阿阐提”的原型,所以法显时代印度佛教不会...大乘佛教的基本教义,成为佛学的重要内容,也成了以后佛教各宗派共有的基本思想。不过“佛性”说中的关键命题“阐提成佛”说,却并非《》一出,便成共识见。   佛法东传之始,借玄学大行之势,般若学成为佛教...

    冯巧英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2893376.html
  • 研究生读佛经笔记

    》应该就是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解决烦恼的道路,就是要心悟,悟得“不著诸相”、“见性”(即见空性)。  我读书时,尤其是在读有注释的经典时,往往有一种害怕,就像十三经,注家很多,可是真的就能体现本来想表达的意思吗?如果注家误读了作者的原意,可能就会使得谬种流传,为害不浅。所以依照我的习惯,尽管经典著作的文字语言表达上与现代的差距,往往比注家与现代的差距更大,但是,我仍愿意先反复诵读的文字,以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5047716.html